2012年 04月 10日
第一生化药物研究所是公司二次开发和技术进步的平台和技术原动力。二次开发是围绕公司经营重点, 改进已有产品的技术工艺, 深入开展产品质量提高研究,提高主导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2012年公司药物研究所将着力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聚焦经营重点与核心能力,推进技术平台建设
建设生化药物技术平台,提高已上市产品的技术能级、技术含量,形成核心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加强纯化工艺、除病毒、提高质量标准的研究;加强大品种如糜蛋白酶的技术改进;通过技术进步培育有市场潜力的品种如玻璃酸酶、胰蛋白酶等。
建设工业化多肽合成技术平台,进行关键技术的研发,如大规模化学合成与纯化,较大分子药物的质量研究,重点研究多肽药物的高效工业化制备技术,解决产业化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完成多肽序列合成技术突破、工业化分离纯化技术突破、多肽药物注射用无菌粉针制剂技术突破,最终构建系统高效的多肽药物工业化合成的关键技术,针对性地解决限制肽类创新药发展的技术瓶颈。
2. 结合新版GMP实施,推进研发活动规范化
从2011年下半年起,公司组织了新版GMP的培训交流活动。借此契机,药研所积极开展内部管理文件的梳理和培训,加强研发活动特别是技术转移过程的规范化。确保研发活动体现GMP的要求,确保“质量源于设计”贯穿研发,确保开发产品顺利实现产业化,至一季度末已完成11项管理规程,31项操作规程的修订。
3.完善考核与激励,推进研发人才队伍建设
公司药物研究所组建了博、硕、本多层次的专业人才梯队,加强学科带头人建设。通过组织结构及管理模式的调整,积极推进研发的创造性。将于今年推进的科研人员职位评定制度可以更好的推进该体系的建设,参照上药集团研发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推进科研人员职位评定制度实施结合年度绩效考核,实现动态化管理。
4.完善机构与流程,推进企业研发的归口管理
公司药物研究所完善组织机构后进行科研项目的统一管理,以推进公司整体技术进步工作。将公司车间的二次开发项目及子公司三维生物、长城生化、紫源制药的科研项目实行归口管理,每周进行周汇报评估、月/季度项目集中汇报等方式管理科研项目的进展情况。该管理方法的实施,可促进公司药物研究所与车间及子公司共享实验室的优质资源和技术平台,共同解决研发工作中的困难和技术性问题,对公司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以及整个科研项目的进展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
Copyright©2023 上药第一生化沪ICP备10201858号-1